《昭通日报》记者 唐玉
【本文原载2017-12-04《昭通日报》第三版“阅读昭通·专题”】
不少人因大山包而知晓昭通。这里有纯净幽蓝的天空,缀着朵朵白云。坦荡无垠的万亩草场绵延起伏,似与天接。那漫山遍野的牛羊,悠然地啃着青草,铜铃悠扬、牧鞭清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仙人田万亩草场,正应了这首古诗的意境。
每年,一进入8月,山上的荞花、燕麦、芳草地成块成片,层层叠叠,色彩斑斓,把苍凉的大山包点缀成一个梦幻世界。在大山包的跳墩河、大海子水库,成群结队的黑颈鹤在湖边觅食、栖息。好一幅和谐共生的人间仙境图。
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滇东北五莲峰山脉,大山包是其主峰,最高海拔为3364米 ,最低海拔为2210米 ,相对高差 1154米 。大山包属暖温性高原季风气候,冬寒夏凉。年日照时数2200至2300小时。
大山包是诸多河流的发源地,属长江上游金沙江水系,区内拥有高山、沼泽、草甸。高山沼泽是黑颈鹤主要的栖息地域,而沼泽化草甸湿地亦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并已被列入中国重要保护湿地名录。大山包保护区内湿地分布点较多,集中成片且面积较大的湿地主要分布在跳墩河、大海子、勒力寨、秦家海子、燕麦地水库及畜牧站等地,其中以跳墩河和大海子面积最大。大山包保护区的植被随土壤水分多寡而变化。保护区内最著名的动物资源是黑颈鹤,于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间在大山包停留。
黑颈鹤是国际公认的珍稀濒危动物,被誉为“鸟类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力度的加强,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越来越多。据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年初已有1300多只黑颈鹤在此越冬。
为了保护黑颈鹤,1998年12月4日,在大山包发现黑颈鹤十周年纪念日这一天,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协会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从事黑颈鹤保护志愿服务工作。协会利用会刊、网站及微信公众号多渠道宣传黑颈鹤保护知识;与大唐集团永善县风电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六次实施永善县大坪子、老路梁子风电场周边地区黑颈鹤巡护监测项目;与中南集团昭通茂创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实施鲁甸县30MW农业地面光伏电站黑颈鹤巡护监测项目;协会还组织志愿者前往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巧家县马树镇大海子湿地等,开展鹤情考察及爱鸟护鹤宣传教育活动,并向协会聘请的护鹤员发放护鹤费及鹤粮款;组织志愿者与民革昭通市委到昆明市云南民族大学成功举办了“保护黑颈鹤、我们在行动”大型绿色环保进校园活动;组织志愿者到大山包开展“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
眼下,正是鹤舞高原的季节,1000多只黑颈鹤翱翔于天、声闻于野。
截至目前,昭通市共有各级别自然保护区13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8个;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5%,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8259.6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7%。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昭通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紧扣 “六大战略”,深入实施 “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发展战略,把建设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作为总目标,制定了《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发布了《昭通市昭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的通告》,施行了《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这些法律、法规、办法的贯彻落实,促进了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向法制化、正规化迈进。
昭通先后启动了药山、大山包2个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一、二期建设项目;自然保护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项目;湿地保护工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极小种群保护工程;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项目等,争取保护区各类建设资金12888.76万元。这些项目建成使用后,将极大地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昭通建立了生态监测站,开展黑颈鹤动态监测。建立保护区日常监测巡护制度,开展好监测巡护工作;通过日常监测数据,记录自然气候、物种变化等基础数据,摸清资源、监测变化,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自然保护区数据库。自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黑颈鹤等越冬水禽得到了有效保护。在越冬期来临后,保护区管理局每天都会组织工作人员开展黑颈鹤数量监测工作。
昭通规范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设置,昭通市内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晋升为市林业局下属正处级事业单位。坚持与国内外民间组织、科研机构合作,集社会力量促进保护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积极合理地开发资源,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最终达到保护自然环境,永续利用的目的。在摸清资源的基础上,对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进行科学的规划。目前,大山包、药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完成了生态旅游总体规划,小草坝、铜锣坝等保护区也开展了相应的生态旅游规划。引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健全管理制度,用科学制度来管理旅游。根据保护区资源的特点,打造有特色的生态旅游亮点。如打造大山包黑颈鹤及其栖息的高原湿地风光。
昭通积极引导保护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与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昭通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绿色时报》、《云南日报》、《云南画报》、《春城晚报》、《经济日报》、《昭通日报》、《昭阳内刊》以及日本《朝日新闻》等报刊,对大山包黑颈鹤和高原湿地的保护管理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与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昭阳区一中等学校联合开展湿地冬令营活动;与国际鹤类基金会、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合作开展湿地及黑颈鹤的保护宣传工作。2011年,分别在昭通、昆明、楚雄、丽江开展黑颈鹤保护巡回宣传活动。通过举办学术论坛、摄影文化节、专题画展,出版旅游画册、邮票,开办网站、翼装飞行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把保护区介绍给世界,让世界了解昭通。建立湿地保护科普宣教基地。目前,昭通市依托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初步建立了一批湿地保护科普宣传基地,并于2008年建成的大山包黑颈鹤科普宣教馆,面向公众普及黑颈鹤、湿地保护知识。
通过宣传和努力争取,大山包自然保护区获 “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黑颈鹤之乡、国家公园”等称谓,还是东北亚鹤类网络成员单位。
除大山包自然保护区外, 我市还有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0141公顷。它是以保护植物界“大熊猫”——巧家五针松和原生态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经科考认定,药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0余种;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余种;药山分布有856种中药材,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天然药物基因库。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2013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面积为26186.6公顷,由原云南三江口省级自然保护区、朝天马省级自然保护区、海子坪省级自然保护区、大关罗汉坝市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永善小岩方市级自然保护区(部分区域)五块区域调整合并组成。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亚热带山地典型湿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特种资源,是我国现存野生毛竹的重要原产地,也是筇竹的分布中心和天麻等重要药材的原产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维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链接地址:http://dubao.ztnews.net/dubao/ztrb/html/2017-12/04/content_512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