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晚报》2012年3月5日“人物周刊”第B08-09版“PHOTO 秘境”栏目
因鹤得福
——昭通大山包黑颈鹤保护区内的那些人和事
一切景物 都因来了黑颈鹤才显山露水
雄奇险峻的鸡公山峡谷,澄碧湛蓝的跳墩河湖泊,芳草萋萋的仙人田草场,五彩斑斓的冷饭沟色块,霞光万道的大海子日出,银装素裹的海脑壳雾凇,氤氲壮美的大峡谷云海。大自然留给昭通大山包的神奇造化与绝美风物很多!春采鲜花骑骏马,夏看云海滚草场,秋赏色块观日出,冬拍雪景打雪仗,加上那些原始村落、袅袅炊烟、成群牛羊、飘香美酒、苗家歌舞,让大山包美不胜收。
因为气候恶劣,灾害频发,土地贫瘠,山高路陡,信息闭塞,大山包长期成为一处几乎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贫穷的大山包群众曾为生计躬耕劳作,无暇欣赏如此人间胜景,大自然在大山包的杰作被长久地藏匿在外人的视线与记忆中!
可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每年10月至次年4月间,总有一群被当地人称为“雁鹅”的鸟儿飞临大山包,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些“来客”竟是与大熊猫、金丝猴并称“三大国宝”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也正是因为“山之精灵”黑颈鹤的存在和吸引,随着大量科考、探险、环保、摄影、旅游人士前往赏鹤拍鹤,大山包成为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地诸多神奇美景随之揭开面纱并声名鹊起。
一切付出 都只是为黑颈鹤建美好家园
冬季冰雪覆盖、食物难觅,黑颈鹤不时啄食大山包地里的洋芋、荞麦,与大山包贫困群众出现了“人鸟争食”矛盾,极少数人甚至捕杀过黑颈鹤,将鹤肉鹤蛋作为盘中餐。同时,因为燃料匮乏,一些群众到大海子湿地挖掘“海垡”(湿地沉淀物),破坏了黑颈鹤生存环境。
但是,上世纪70年代起,善良环保的大山包群众就一直把黑颈鹤视为象征吉祥长寿、爱情忠贞的“神鸟”和朋友,人人喜欢它的优雅尊贵、倩影舞姿,喜欢它的鹤鸣声远、美丽灵动,不断人工投食,一心爱鹤护鹤,发生了许多让人感动的故事和场景:21年来,大山包保护区66岁护鹤员刘朝海一直默默守护黑颈鹤,再穷也要用自家种的洋芋蔓菁来喂鹤;21年来,61岁老人董应兰和儿子赵强、儿媳陈光会一家两代人始终爱心接力护鹤,婆婆为护鹤落下严重风湿病,2008年陈光会为救一只被困在冰面上的黑颈鹤而掉进冰窟窿里差点“献身”,近9年来陈光会成为护鹤员后每天要观测鹤群数量,提着篮子给黑颈鹤投食,还要照看她在3年前救治的一只受伤黑颈鹤,能吹着口哨与这只被救鹤“对话”;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主席王昭荣在1998年与黑颈鹤结缘后,与协会360多名会员一道,出版《黑颈鹤》会刊,开设黑颈鹤保护网站,不断为宣传、保护黑颈鹤呼号奔走,争取来了很多爱心公益资金和环保扶持项目;大山包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草工程,成立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保护黑颈鹤栖息家园;每年种植80亩洋芋蔓菁,为黑颈鹤提供“口粮”;拔除空中废弃电杆,实行电线入地埋设,为黑颈鹤消除飞行障碍;建立观鹤长廊,提供观测设备,避免惊扰黑颈鹤……
正是因为如此,大山包黑颈鹤数量不断攀升,从1992年的350只增至2008年的1375只,全国黑颈鹤数量达上万只,彻底粉碎了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1988年关于“再过10年黑颈鹤将会在中国消失”的预言。
一切实惠 都因黑颈鹤在“知恩图报”
在护鹤同时,“知恩图报”的黑颈鹤也在通过各种方式,回报着大山包和大山包人:通乡柏油公路修通了,每年涌来6万多名游客,当地腊肉野菜燕麦酒卖了好价钱,29家农家乐红火地开起来了,村民退耕还林还湿后收入反而增加了,曾经“倒贴本”的护鹤员现在看鹤可领工资了,从四面八方寄到大山包的爱心包裹增加了。
“一切都要感谢黑颈鹤,因为黑颈鹤给了我们很多很多!”陈光会说,通过黑颈鹤,她结识了几百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爱鹤朋友,她家的土木草房从2007年的5间房屋增加到现在的15间,开起了“鹤来居”农家乐,每年营业纯收入达3万元。
“这13年护鹤经历,让我见证了大山包群众爱鹤护鹤的许多感人场景,也目睹了大山包不断享受到因环保带来的很多好处,从而更加发自内心地用实际行动去保护黑颈鹤的喜人变化。”长期潜心关注黑颈鹤保护的王昭荣主席出版了一本名为《用爱订做的天堂》散文诗歌集,该书内容典雅、诗意、唯美,一度畅销后被大量盗版印刷。此外,因为全身心扑在黑颈鹤保护与宣传教育上,他还收获了美丽爱情,建立了幸福家庭,相继获得了十几个国内外环保大奖,成了网络搜索的红人。
按照大山包国家公园的建设规划和昭通市政府的旅游发展要求,今年起的3至5年时间内,大山包保护区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力争建成5A级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80万人以上。
大山包和大山包人的明天会更好!
“咕……嘎……”应和着黑颈鹤的叫声,本报提醒游客文明观鹤,践行生态旅游:“除了你的足迹,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美好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让大山包成为黑颈鹤赖以生存的美好天堂,永葆它迷人的青春和美丽!”
本报记者 刘普礼 图 申时勋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