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冯家林  报道)  2010年3月13日下午3时,大山包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孔德军在大海子看见有27只黑颈鹤群体鸣叫后高飞而去,表明在大山包保护区越冬的黑颈鹤已经开始迁往繁殖地,即将结束在大山包保护区的越冬生活。

        2009年10月28日,首批24只黑颈鹤返回大山包保护区,开始在大山包的越冬生活,同年12月24日,保护区4个黑颈鹤夜宿地共监测到黑颈鹤1199只,同时保护区还监测到斑头雁、赤麻鸭等水禽的增加,说明大山包保护区越来越适应黑颈鹤及其它候鸟的生存和越冬条件,真正成为候鸟越冬的乐园。从2010年3月上中旬开始,大山包保护区的黑颈鹤开始集聚,有不同羽色的黑颈鹤从会泽大桥、威宁草海飞到大山包来集聚,并且出现高飞、群体鸣叫现象。截止到3月12日,在大海子越冬的黑颈鹤有403只;3月23日,在大海子越冬的黑颈鹤有98只,整个大山包保护区有黑颈鹤263只。就在当天上午10时,小海坝护鹤员张开洪看见有46只黑颈鹤向鸡公山飞去北迁繁殖地。  

       又  讯 (王昭荣  报道) 据本会聘请的巧家县马树镇大海子护鹤员董发知电话告知,3月20日,栖息于巧家县马树镇大海子的156只黑颈鹤已全部迁飞完。据本会会员、会泽大桥农民摄影家杨华电话告知,3月19日,栖息于会泽县大桥乡杨梅山的最后15只黑颈鹤以及42只灰鹤全部北迁,3月20日,在会泽大桥已不见黑颈鹤及灰鹤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