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延安,男,满族,1968年10月出生于云南昭通市昭阳区,1983年初中毕业,1985年应征入伍服役于某部队,1989年退役后在昭通市昭阳区妇幼保健院工作至今。酷爱摄影、旅游。现为昭通市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主席、会刊《黑颈鹤》及文艺副刊《绿色风》、慈善副刊《爱之源》总策划、“黑颈鹤保护网”网站站长兼策划;2008年3月起任昭通市候鸟研究会发起人、第一届理事会会长,昭通市直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民革昭通市委委员、原民革昭阳区二支部副主委、昭通市第四届及第五届政协委员以及昭阳区第四届至第六届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委。

        黑颈鹤与大熊猫、金丝猴一样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中国特有鸟类,有“鸟类熊猫”之称。早在1988年10月,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在北京宣布:未来10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将有10种野生动物消失,其中就有黑颈鹤。黑颈鹤越冬栖息地客观存在着“人鹤争食”、“人鹤争地”的矛盾,黑颈鹤食物短缺,湿地遭到人为破坏,我们直接肩负着保护世界生物多样性的重任。让国内外、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黑颈鹤、保护黑颈鹤成为了昭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做好保护黑颈鹤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相关工作对于促进世界生物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均具有特有的国内意义及国际意义。牟延安于1999年开始从事黑颈鹤保护工作,长期参与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及宣传策划工作。在此背景下,牟延安从昭通市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兼办公室主任直至副主席兼策划干事,再到担任第三届和第四届理事会主席,二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地带领广大志愿者开展黑颈鹤及其越冬栖息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及宣传教育工作,一直走在爱鸟护鹤促进和谐生态建设的路上。

        二十多年来,牟延安参与编辑出版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会刊《黑颈鹤》、文艺副刊《绿色风》、慈善副刊《爱之源》及云南爱鸟周特刊共153期,审阅文稿3000余篇,审阅字数达400万字,图片数千张;作为“滇东北鹤文化”系列丛书《黑颈鹤与我们同在》以及《情牵黑颈鹤》画册副主编,具体负责两本画册图片组稿工作;开办环保类专题网站“黑颈鹤保护网”【点击链接即可查看】(http://www.hjhbh.com),内含黑颈鹤保护协会门户网站以及“黑颈鹤保护网”,至今总访问量达到256万人次,成为外界了解昭通黑颈鹤资源的重要宣传平台。每个越冬期均具体负责组织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在昭通市昭阳区大山包、永善县茂林镇、伍寨乡和巧家县马树镇,还有比邻的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等黑颈鹤越冬栖息地开展活动,举办摄影展览、进行环保座谈、开展作文竞赛,宣传面达10万多人次;组织志愿者进行专业培训,学习《黑颈鹤研究》、《中国鹤类通讯》等专业书籍,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到越冬地观察黑颈鹤的生活习性、考察黑颈鹤的生存状态、进行黑颈鹤数量同步观测、撰写相关论文及调查报告;作为市区两级政协委员,积极向政府部门建言献策,促成巧家县马树镇黑颈鹤栖息地成为黑颈鹤保护小区,确保了黑颈鹤安全越冬。在市中心策划开展了“黑颈鹤,我们共同的牵挂”“黑颈鹤回来了”等大型广场环保公益演出活动;策划实施“环保走进校园”系列活动,先后策划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在广西南宁6所高校、云南昆明6所高校、昭通教育学院等大、中、小学校开展40余次环保宣讲,参与受众6万多人次。2009年,牟延安全程参与“云南均峰——保护中国黑颈鹤,我们在行动”云南省巡回宣传教育活动,自驾车从昭通到昆明到楚雄到大理再到丽江,在广场上向过往市民宣传保护黑颈鹤知识。牟延安还利用参加中华慈善大会(2005年北京)、“福特汽车环保奖”颁奖典礼(2006年北京)等盛会的时机向国内外朋友大力宣传倡议保护黑颈鹤。

        经过十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的数量,从1992年的350只增长到2023年11月27日的2342只,30年来增加了近2000只,占现在全球黑颈鹤种群总数16000只的1/6强,大山包因此成为了全球黑颈鹤东部越冬种群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并于2003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2月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6月加入了东北亚鹤类网络;昭阳区荣膺“中国黑颈鹤之乡”,极大地提高了“黑颈鹤”、“大山包”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西南地区珍稀禽类的保护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省内外的环保人士及国内外专业机构、环保组织把更多的支持投向了滇东北高原。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因此先后两次获得2001年及2006年“福特汽车环保奖”、2005年首届“中华慈善奖”、2007年“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奖”,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云南省优秀社会团体及全国先进民间组织,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孙德辉、王昭荣等多名黑颈鹤保护志愿者个人获得各级奖项达20余项。

        牟延安长期关注滇东北境内各县区母亲河的资源及污染状况,利用业余时间自费上万元考察母亲河。他于2001年——2007年多次到昭通市大关、盐津县考察大关河、白水江(金沙江支流);2004年4月到昭通市威信县考察赤水河支流;2005年5月考察昭通市昭阳区洒渔河和昭鲁河;2006年3月到昭通市巧家县考察金沙江;2007年9月到昭通市镇雄县考察赤水源。每到一处,他都实地走访当地群众,了解母亲河的过去及现状。拍摄了大量反映母亲河现状的图片;找寻造成母亲河污染的原因;并根据其考察结果篆写相关考察报告及倡议书,积极联系当地政府,提出了保护母亲河的意见及建议,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一名青年志愿者应尽的努力。

        多年来,牟延安作为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身体力行带领志愿者前往全球黑颈鹤东部越冬种群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黑颈鹤保护开展了许多项志愿服务工作,包括清理保护区内鸡公山及大海子“一山一水”的垃圾,使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人都参与到了环保这一行列,为建设和保护家乡秀美山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贡献了绵薄之力。

        2006年3月,牟延安策划、组织并带领志愿者于2006年6月5日第35个“世界环境日”组织实施的“百河千流环保行动”,将“保护母亲河”的行动推向了新的高度。洒渔河、利济河是昭通人民共有的母亲河,她见证了昭通的历史变迁,是昭阳城市的形象之河、昭阳人民的情感之河。然而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善、市民缺乏环保意识等多种原因,利济河污染日益严重,对昭阳区城市形象、市民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2006年6月5日的“百河千流环保行动”在昭阳区利济河畔正式启动,郑重向全国的环保团体及环保人士发出了“百河千流环保行动”的倡议: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母亲河永远的微笑,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平凡的小事做起,抵制和反对任何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珍爱我们赖以生存的清山绿水,加入到保护母亲河“百河千流环保行动”的行列中来。同时组织黑颈鹤保护志愿者清理利济河的垃圾,以此启动了“百河千流环保行动”。新华网、新浪网、中国水工网、水信息网、中国环保设备网、云南信息港等数十家国内网站报道了本会开展“百河千流环保行动”的情况。人民网强国论坛、人民网环保论坛、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等网站全文转载了《“百河千流环保行动”倡议书》,百度搜索96篇。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在本会主办的“黑颈鹤保护网”在线签名主页留言支持本会的“百河千流环保行动”。2007年第36个“世界环境日”,牟延安再次策划、组织开展“百河千流环保行动”:联合昭通民办学校——昭通鑫华学校500名师生再次清理利济河垃圾;联合昭阳区凤凰中学师生及昭阳区残疾人专门协会志愿者900人前往凤凰山,以清理垃圾、宣传环保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了“关爱凤凰山、保护大自然”环保活动。牟延安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发出了“珍爱青山绿水,绿化美化家园,共建和谐社会”的环保呼吁。并于2008年、2010年及2011年6月5日第37-40个“世界环境日”,在总结前几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共青团昭通市委、武警昭通支队以及民办昭通鑫华学校1000名师生再次清理利济河垃圾,扩大行动面,使利济河得到比较彻底的治理,还母亲河的本来面目。后来每逢“世界环境日”,牟延安又成功策划组织志愿者与大山包中学200多名学生捡拾大山包羊窝河沿岸垃圾,为促进和谐生态建设再立新功。从2010年起,牟延安全程参与昭阳区妇幼保健院开展的全区宫颈癌普查,并进行相关的新闻报道。牟延安多次参加彝良、鲁甸地震的救援行动,联系外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合计15万余元,并亲自把物资送到救援部队和群众手里。近年来还应民革昭通市委安排,深入昭通市各县区乡镇实地采访寻找抗战老兵,用手中的镜头记录抗战老兵晚年的生活。

        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协会工作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拓展到了筹资助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等慈善救助领域。从2005年秋季学期开始,志愿者们开学时都要到大山包去现场发放“妙舍助学基金”,39个学期来共资助昭阳区、鲁甸、巧家县、彝良县、大关、镇雄县、水富市等地贫困大中小学生3700余人次,总资助金额达79万余元。此外,十多年前牟延安还积极联系云南九洲医院为10多名贫困患者免费实施手术,全力救助白血病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及拾荒老人,通过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减轻了村民的生活负担,让大山包人享受到了环保带来的益处,保护黑颈鹤成为了村民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有效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编辑出版会刊、建设专题网站、策划宣教活动、组织志愿服务、开展保护行动等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牟延安秉承志愿服务的精神,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保护黑颈鹤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系列行动,在奉献中体会了快乐,砥砺了品格,增长了才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协会没有经济来源而又要开展宣传教育及保护工作,牟延安带领志愿者积极支持,实行AA制筹款办事。保护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环境珍爱自然的爱心激励着志愿者们不唱绿色高调,脚踏实地、身体力行地开展工作。协会自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严格按照章程开展工作,自觉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指导和监督,组织机构健全,内部制度完善,在运作中坚持“理事会决策制度”和“财务总监审核制度”,财务总监有权否决不合理开支,每年度均通过协会会刊及“黑颈鹤保护网”网站公布本年度财务收支及开展黑颈鹤保护行动资金运作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极大地提高了协会的公信力及美誉度,一些企业还主动找到协会为黑颈鹤保护行动注入资金,回报社会。

        牟延安从2009年至今每年都获得昭通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共青团昭通市委颁发的优秀学协会干部及优秀志愿者称号;2008年获昭阳区新农村指导员;作为候选人获第四届(2009年)母亲河奖提名,2010年被云南《妇幼卫生动态》评为先进通讯员;2013年所拍摄的《陀罗王》、《斑铜工艺》获中国神奇昭通、秘境昭阳国际摄影大奖赛优秀奖;艺术照片《蒹葭》获中国呼伦贝尔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赛优秀奖;2014年获昭阳区人民政府第三届文学艺术奖优秀奖。牟延安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投身参与筹建昭通市昭阳区凤凰山医院(新型肺炎留验点),在大年初二接到紧急任务后,不顾个人安危,投入到留验点的建设中,为抗击疫情建立“根据地”尽一份力,获昭通市文明办及昭通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评定的2020年“昭通市抗疫最美志愿者”,2021年又荣获“民革云南省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称号。

        黑颈鹤是云南人民的骄傲,也是每一位中国人的骄傲,作为地处云贵高原高寒、边远、贫困地区的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的一员,牟延安将一如既往地团结社会各界,共同致力于保护黑颈鹤这一崇高事业,提升了公众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的自然生态环境及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文通过Kimi智能助手以及“悟空浏览器”AI工具根据互联网报道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