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陈俊   摄影报道)  2025年4月2日上午八点半,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协会在主席牟延安的带领下,协会理事陈发琴、李何祥、陈俊,会员浦劭、雷华阳、任小华,协会监督员邹廷鸥一行七人,前往昭阳区田坝乡酒房小学进行调研、核实。

        田坝乡距昭阳城区100余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山大坡陡,属金沙江河谷地区。我们刚出昭通坝子,便在“昭大一级公路”快速前行,哪曾想,在驱行50余公里至78余公里的路段,寒风刺骨、路旁山坡的松树、地面发绿的杂草,挂满了雪白的冰条,一派北国风光的冰雪世界,加之晨雾笼罩,我们不得不停歇并电话询问前行田坝的路况。借此机会,在冰冻的路面、冰雪的松树旁,我们一行抓拍下了阳春三月的“霜挂”。经过三小时的行程,我们过海拨3100余米的大山包,又从高山之巅盘旋蜿蜒到达了海拨560余米的田坝乡酒房小学,此时已是上午11点半。正值下课,田坝乡中心完校负责人刘海、酒房小学校长杜远坤带领老师们及孩子们,对我们的到来表达了热情又新奇的欢迎,尽管是第一次见面,孩子们都亲热的称呼我们”老师好“。

        借着午饭的空闲,我们统一安排并布置了家访调查的任务分工,成立了以学校老师领队的家访小组,第一组杜远坤、邹廷鸥、任小华、陈俊;第二组潘正君、雷华阳、浦劭;第三组邹寅跃、李官平、牟延安、李何祥。

        在酒房的陶家坪子,杜老师领着我们一行见到了自出身至今,因脑瘫长期卧病不起,由老师轮流上门教学的五年级杨天宇小朋友,或许是生人、或许是厌恶,刚进家门,我们就被孩子歇斯底里的哭叫声惊讶;在陶家坪子二年级王君卫小朋友家,因父亲死亡,母亲带着还在读书的两个哥哥,务农生活。

        在酒房的大垭口,潘老师领着会员雷华阳到了六年级的陆兴强小朋友家,因母亲离家跑掉无音信,家中仅靠100多斤花椒支撑全家一年生活;在陶家坪子三年级王君宝小朋友家,因父亲早逝,由母亲一人扶养着三个儿子生活;在陶家坪子苗族女孩三年级李微小朋友家中,父亲自杀,母亲出走多年,由爷爷奶奶带着三个孩子(2个小学,1个幼儿园),加之奶奶身体不好,60多岁的爷爷一个人靠低保和花椒养活三个孙子。

        在酒房的大垭口,邹老师引领的第三组到了四年级小朋友熊贵军家中,因母亲长年外出打工,加之姐姐先天慢性病,父亲一人艰难的管养三个未成年子女;在大垭口四年级苗族女孩李天晴家,因母亲双手残疾,父亲独自挑起生活重担。

        在各小组走访调查困难学生家庭陆续回到酒房学校后,在六年级班里,心理咨询师、会员雷华阳主动请缨,用走访调查的现实,用孩子们困难背后的生活困境,做了一次“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的宣讲,让听课的孩子们铭记了爱心人士的叮嘱和爱意。

        阳春三月,昭通黑颈鹤保护志愿者的乡村之行,是重托希望之行,更是上海“妙舍公益基金”所有爱心企业和人士拓展爱心助学的又一次善举。每到一户,留下的影像不多,但留在我们心里的情景,鼓励着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困难学生爱心助学、托起未来希望的路上;我们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无私奉献、尽心尽力身体力行公益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