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然天成

        去年9月的妙舍大山包义诊活动,为大山包的中医医疗事业展开了新的篇章。今年8月17日,妙舍特邀几位中医老师再次与妙然一起踏上了去云南大山包的路途。今年的义诊活动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有好几位小学生家长带着孩子一起随团上大山包,感受山里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也引领我们思考现在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今年的图片纪实,不再赘述详细的义诊行程,而是提炼重点,在五个方面展示活动的丰富内容、意义和我们的思考,以及报告去年活动至今取得的成效,给山民们,孩子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义诊老师以及活动盛况

        这次除了著名养生专家赖世伦老师和妙智师兄(两位老师简介见2011大山包义诊文章),妙舍还特邀了几位新的中医老师:

        汤承尧老师, 现居云南大理,会泽人,职业中医师,著名养生专家,溯源堂主治医师,华夏传统医药学研究所负责人。出生于中医药世家,其父著名中医汤佩金老先生,在会泽县志及卫生志中皆有专传,师从云南名医吴佩衡,并从彭子益老先生深研“人与自然关系学”,“圆运动学说”。汤承尧老先生在曲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会泽年鉴》中均有专述介绍,为人重德尊道,行医四十余年,对传统中医药学有深刻的研承,亦是传统文化艺术的全才,对儒释道都研、讲、修、学;创建了溯源堂国医诊所,85年为云南省首建了华夏民族传统医药学研究所,并集成《溯源扬本集》。2010年结识回国弘扬传统中医文化的赖世伦老先生,一见如故,引为知音,近年为国医班传授“说病心医法”“药物信息疗法”,见大成效,可见两位老师为弘扬中医传统文化奉献不辍,矢志不移。

        杨卫平老师,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学教授,现任贵阳中医学院药学院副院长。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中药系,从事中药学、方剂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出版多部中医药专著,主持多个科研项目,并发表论文十数篇,获得“贵州省优秀教师”等多项奖项,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临床和教学经验,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并热心慈善事业,常赴边远地区提供义务医疗服务,深受学生和患者的尊敬和喜爱。

        车善琼老师,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高级护理师,从事临床医疗和护理工作三十余年,经验丰富,专业技术熟练高超,并热心于慈善公益事业,常为边远地区人民提供义务医疗服务和咨询。

        当天正逢赶集,我们在集市上发现了一个中草药的地摊,于是便和卖中草药的当地村民讨论研究,正好顺便叫我们认识了几味中草药。

        现在,我们就从大山包乡热闹的义诊活动中一窥老师们的风采吧。

        故地重游,我们又来到了大山包乡卫生院门口,去年战斗的第一站,也仍然是此次义诊的第一站。

        按计划两点开始义诊,然而义诊还没开始,乡民们都已经排到了两百多号。

        汤老师年逾古稀,仍然在骄阳下认真为村民看诊,并且给村民传授开经络锁的经络按摩手法。开经络锁、脏腑锁非常奇妙,短时间内可以从经络的畅通情况来诊断疾病,并且通过一定的点按手法来疏通气血,改善身体状况。这位村民被汤老师一下子找到“痛点”,一按就龇牙咧嘴,可是其他地方点按就没有这种痛感,令人不得不佩服。

         开经络锁的重要穴位,脾经上的气海。汤老师对于中医的教育,理念的传播在下文有详细报道。

         杨老师为村民把脉,望闻问切。

        人潮涌动,村民们拥挤在桌子前,盼望着早点排到自己。

        老师们在高原的阳光下一刻不停地认真诊断开方。好不容易找来一把大伞,可以为老师们挡住烈日。

        大海子,去年义诊那天风和日丽,今年去的时候寒风夹杂着细雨,气温骤降十几度,大家都冷的受不了,把所有衣服都穿在身上还觉得难以承受。

        在屋子里面稍稍暖和一些,老师们就马上开始看诊,她们仔细的询问村民病况症状。

        在车路村,村公所给我们腾出会议室,让村民在会议室排队候诊。

        在马路村为山村妇女看诊的杨老师和车老师。

        杨老师和车老师留意到乡村妇女大部分都有妇科疾病,不节制生育(许多妇女一结婚就开始不停的生小孩,大部分都有四五个小孩,生育过程中也不知养护,落下许多病根,加之长期劳作,形成的痼疾。

        在老林村义诊,年逾七旬的著名养生专家赖世伦老先生受到大家的欢迎。

        许多村民还认出来他就是去年来义诊的老医生呢。

        妙智师兄和萧老师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长期重体力劳作使她的手指甲全都呈青黑色。

        二、对当地人们中医理念的传播和教育

        记得去年曾经感叹过,山区的人们都对中医几乎没有了解也不会实际运用,只懂得去打针挂水,连卫生院都全是西医西药,中医无立足之地。我们义诊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传播中医的理念,洒下中医复兴的种子,让百姓真正能了解中医和运用起中医。中医同样可以体现时效性,也特别适合农村经济紧张的状况,相信中医药今后一直会护佑华夏苍生的健康。

        汤老师的诊疗就注重以教育为目标,教育村民基本的保健知识和对草药的运用,教育医务工作者如何运用中医治疗方法。

        图为汤老师通过实际案例,教授大山包卫生院的医生护士们如何通过经络来诊断疾病和开经络锁的手法。

        因此汤老师的“讲病”显得非常重要。

        汤老师在为蜂拥而至的村民们和卫生院的医生护士讲解一些病例和中医治疗的理念。

       卫生院年轻的医生护士们非常认真地聆听汤老师的讲课。他们其实是农村医疗的骨干力量,承载着在中国乡村传扬中医文化的希望。

        汤老师的学生,还有我们的一位家长,也趁义诊这个难得的机会边学习边实践。他们也上阵帮助村民开经络锁,手法像模像样呢。

        除了在义诊的实践中教育,举办讲座传递理念也是尤为重要。在大山包乡政府的会议室,由汤老师主讲中医传统养生和常见疾病治疗。

        他的讲课非常特别,除了教乡民们认识一些常用的草药和讲解一些简单实用的日常偏方,还亲自上阵请与会者上台接受诊疗,示范开经络锁的诊疗方法。

        三、对大山包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救治成果报告

        大家还记得去年妙然在大山包发现了很多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朋友吗?回到上海,妙舍发起了多次义拍,以及公司捐款,另有数位爱心人士的捐款,资助了11名大山包患有先心病的儿童接受手术或术后疗养。在今年义诊的时候就遇到了两个接受基金捐助的,做好了治疗手术的小朋友。(注:患儿初期手术费用由卫生部门、民政部门做出相应承担救助,妙舍基金资助患者个人承担部分或术后疗养部分。具体表格可见下面的妙舍资助表格)

        这个漂亮的小朋友,是大山包村13组的7岁女孩陈芯,从前患有先心病的她一直不敢跑动玩耍,只能蹲在墙角默默看别的小朋友嬉闹。她得到妙舍基金捐助的费用后得以成功接受手术,现在已经完全康复,看着她明媚的笑容,我心中感到的愉快,如阳光般的温暖轻松。或者这就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孩子健康灿烂的笑容,就是回报。助人原本是最快乐的事情。

        四、大山包开展中医医疗一年来取得的实际成果

        去年的义诊,可谓非常的有意义,为了解乡村医疗现状打了个头阵,特别是传递了中医医疗的理念,改变了当地民众、医务工作者对中医的看法,为当地的中医发展迈出了第一步,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就像中医发展的种子,开始发芽成长。

        首先,大山包卫生院接受多方资助和向卫生系统申请资金,购进了一万多元的中草药,建立了中草药库房;其次,开设中医科,两位本地中医师上岗,为病人看病开方,到中医科诊治的患者与日俱增,现在每个月可以开大概四五百副药方。

        在成药房参观。卫生院也购入多种中药成药,加大了中成药的比例。

        杨老师、车老师因为关心妇女疾病,特别向院长询问和了解到,卫生院还引进了一些显微镜化验仪器,可以应用到妇科疾病的检测上。

        赖老带我们和卫生院的院长和老医生会面,代表上海国医班“百草箱”项目组向卫生院捐赠了四十个百草箱。

       百草箱不止是内含多种中成药,更重要的是内附的常见疾病验方说明。

       五、意义特殊的亲子活动

        这一次有几位大学堂的家长带着小朋友随行一起来到大山包,参加这趟特殊的亲子旅行,是我感觉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一件事。让城里的孩子们深入大山乡村,了解贫困山区小朋友的生活状况,在帮助贫困山区乡民的过程中体会山区生活的艰辛,感恩生活,并且给予他们不同的阅历和内心的成长。

        大海子附近的小朋友都来到保护区管理站,和我们几位来自上海的小学生一起联欢。图为大学堂的小朋友表演唱歌。当他们知道大山包的很多小朋友都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的时候,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一直喊着“不会吧”。确实对他们来说,这是很难想象的,和这里的小朋友比起来真是锦衣玉食,从来也不需要考虑生活的艰辛。

        我们五年级的小吴同学当仁不让的做起主持,让大山包的孩子们比赛跳绳,获胜者可获得奖品。花式跳绳让现场气氛更加热烈。

        男孩子们表演起了武术基本功。

        孩子们讲故事,唱歌,猜谜语,获得大山包小朋友的掌声,大家都非常高兴。

        给大山包乡村的小朋友赠送学习礼物。

        孩子们在后山上发现了一群小鸡,十分好奇,和小鸡一起玩起来。其实,小孩子应该和自然融合在一起,他们本来就是天地间的精灵。可是城里的孩子们少了这份乡野给予的快乐时光。 

        特别报道:妙智师兄的心医馆

        一路艰辛,翻过几座大山,终于在仙鹤山顶见到了这个修建不易的心医馆。大家一定很熟悉老朋友妙智师兄,08年在茶树上打坐的图片,就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时过境迁,如今的妙智可谓是值得我们许多人学习的楷模。

       身淋巴结肿大等多种严重难医的疾病。这段经历却给他一份独特的体悟,也磨练了他的心性。志向、机缘使然,他勤习武功,为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后得以在武当山师从通愚道长学习道医学,又遇名师指点,学佛修慧,身体不但逐渐康复,更增智慧,能立志帮助他人。他于云南中医学院中药系毕业,多年不辍钻研中医,后返回家乡宣威市务德镇茨嘎村仙鹤山,创建“心医馆”,以自己所学所修,服务于家乡百姓。

        妙智师兄在山顶的一块石头上打坐,看起来颇有仙风道骨吧!

        医馆为何取名“心医馆”?因馆主体悟到 “病由心生,相由心变,心安病除”,逐有此灵光显现。世间大道,皆相通也。

        妙智在为村民看病。屋内是他自己购置的中草药。

        开好方子后妙智自己为病人抓药。如此方如旧时医馆的严谨。

        妙智在向赖老师介绍医馆的布局和现状。将来,或许这里会成为一个新的学习中心。

        这几年来,妙智虽在偏远山区,却已经医治了三千几百个病人,他们都是因为实际的疗效,口口相传,竞相拜访,有的病人甚至从昆明坐车来找他看病。他写的方子都留了下来做为医案,写方子的本子都有厚厚的七八本。

        在医馆右侧的墙上,挂着一位师父写给妙智的字:“于诸病苦,为作良医”。这是妙智的座右铭,正如他内心一直坚定不移的志向:“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当今之世,人多往高处走,谁愿意回到偏远的山村,安于清苦的生活,更勿论为他人奉献呢。

        义诊此行身已归来,心却仍然不停深深思考。必得大智大勇,大愿大行,方能为众生做良医。

                                        二O一二年九月三日

        【本文原载“妙舍淘宝网”http://miaoshe.taobao.com/view_page-307092004.htm?spm=a1z10.1.3.14.b25165